本篇文章3277字,读完约8分钟

在《零售哲学:7-11便利店创始人的自我报告》一书中,日本7-11便利店连锁店的创始人铃木文敏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作为业内的局外人,他看到了业内人士看不到的商业规则。

打破规则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的大型超市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在大型超市的经济规模效应和伴随而来的价格优势的影响下,许多小商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当时,大型超市似乎是日本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唯一方向。然而,当时没有太多零售经验的铃木文敏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并没有受到“大型超市是未来趋势”这一行业主流思想的影响。相反,他看到小型便利店可以与大型超市共存。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物美价廉”的时代已经过去。小型便利店可以提供大型超市无法提供的时间、空房间和产品便利。铃木文敏的这个想法当时遭到了零售业人士的一致反对,甚至有一位资深企业家讽刺铃木文敏是一个“空想家”,理由是他没有实际的销售经验。然而,“正是由于我的经验不足,我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导致商业街衰落的因素。”铃木文敏后来成功创建了日本7-11便利店连锁店,他说。不仅在零售业,在许多其他行业,情况都是一样的。在金融业,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颠覆性的观点,打破了固有的规则。虽然他们看起来不正常,但他们可以跳出金融业本身的桎梏,从而达到一针见血、更有效率的目的。沃伦·巴菲特和查理·孟格这两位老合伙人提出了许多与当前主流金融理论完全不一致的思维方式。这里,让我们看两个例子。在金融市场中,black-scholesmodel是期权和认股权证等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它依赖于股票和衍生品过去的价格波动来寻找未来价格波动的可能轨迹。1997年,该模型的发明者迈伦·斯克尔斯和罗伯特·莫顿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是金融行业的一个基本模型,几乎所有从金融系毕业的学生都会对这个模型有所了解。然而,查理·孟格尖锐地指出,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是一个“无知”的模型。芒格说:“如果你对价值一无所知(但你实际上对价值一无所知),那么这个模型可能对预测90天内的价格波动有一点影响。”但只要你进入一个长期领域,使用这种模式是疯狂的。”2009年,沃伦·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并批评了一些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一样著名的金融计量工具,包括贝塔、伽玛、西格玛等。“投资者需要对这些仅基于历史价格(而非价值)的模型保持怀疑,不管它们看起来多么微妙和引人注目。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忘记检查这些模型背后的基本假设逻辑。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建议是:当心那些有公式的极客。”巴菲特和芒格多次批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和贝塔值,它们似乎与现代金融中的基本公式是相同的计算方法,因为这些计算公式忽略了金融工具背后的价值,只关注价格波动本身,只试图从历史价格波动中找出未来的价格波动。看看2020年2月中旬至3月下旬S&P 500指数的波动和当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沪港集团股价的波动,你就会明白“从历史价格波动中可以找到未来价格波动的规律”这一基本假设几乎是无稽之谈。当然,挑战经典应该是投资大师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他们看不到皇帝的衣服,最好也不要说出来。我记得在2010年,我去采访一家保险公司的研究员,被问及我对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看法。我很高兴重复两位老先生的想法。不出所料,我没能通过面试:“这个从历史系毕业的家伙真的没有认真学过金融,甚至说这样的经典模式没用。”巴菲特还有另一种方式来挑战金融业的经典规则——长期以来,他用投资组合的净资产而不是市场价格所代表的市场价值作为衡量投资组合长期表现的标准。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资产管理产品都将投资组合的市场价格作为衡量投资组合价值的唯一方式。然而,用市场价格来衡量价值的方法实际上是“用别人的市场报价来界定一个组合的价值”,而不是“用一个组合的真正内在价值来界定价值”。虽然从实现的角度来看,用市场交易价格,即其他人的出价来衡量投资组合的价值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失去了对实际价值的衡量。投资组合的真实价值(如利润、净资产等))而不是市场价格。这种衡量方法似乎不正常,但它更好地反映了投资组合价值的波动。正因为如此,巴菲特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发布公司净资产值和股价的对比图表。这张图表可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获得,它是一张基本趋势一直在上升,但在中间波动的图表。从几十年来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随着公司净资产的增长而波动。从最简单的角度来看,“超越金融思维看金融”,这种看似反传统但实际上非常有效的方法,也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验证。我记得很多年前,当p2p金融管理(也称为点对点借贷)非常流行的时候,许多p2p公司总是给出12%到15%甚至20%的回报率。当时,我试着了解一些p2p产品,销售员给了我很多财务术语,比如通过大数据计算降低风险概率,匹配点对点贷款需求,挖掘传统金融盲点,对大量个人贷款进行分类,找到最佳性价比(最后一点类似于美国2008年以前的次级贷款设计)。尽管那时我已经在金融业工作了很多年,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的很多话,这让我无法判断这些话是真是假。不过,我还是问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你给我15%的回报,你可以用成本借给别人,年利率最少应该是18%。”今年你能挣18%以上的生意,你能保证还钱吗?一个简单的“门外汉”问题立刻扯下了看似复杂的金融装。结果在未来几年的行业发展中,由于缺乏审慎的贷款、过高的融资成本和不良的风险控制措施,大量的p2p企业酝酿了大量的行业风险,也造成了许多没有从最简单的角度思考的投资者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即使是看似意义深远的金融行业量化投资,也往往需要跳出传统的金融思维,寻找生活中的灵感来源。以“周末效应”为例。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效果是在接受美国复兴科技公司的采访时。它指的是一些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情绪强烈的市场指数。如果周五的交易市场大幅上涨和下跌,下周一将继续在市场上交易。具体到交易设计,如果一个指数在周五大幅上涨,它将以周五的收盘价买入,以下周一的收盘价卖出;相反,如果它在周五大幅下跌,周五的收盘价将是空,而下周一的收盘价将带来更有利和稳定的长期回报。以中小板综合指数(399101)为例,如果涨跌由1%和1%决定,允许双向交易,单笔交易费收取0.1%,则该指数从2005年6月7日至2020年5月21日将上涨906%,而模型将上涨845%。然而,模型净值的趋势比指数的趋势稳定得多,几乎呈现单边上升趋势。以创业板综合指数(399102)为例,在相同的模型条件下,从2010年5月31日到2020年5月21日,指数上升了134%,而模型上升了463%,模型的趋势比指数稳定得多。那么,“周末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原因在高端金融市场和陆家嘴迷人的写字楼里找不到,所以应该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周五交易日与普通交易日的区别在于,人们在周五收盘、周一开盘后,有两天半的时间一起吃饭、聚会、聊天,而普通交易日从收盘到次日开盘只有半天时间。这意味着,当市场由个人投资者主导时,周五的交易日对于信息传播来说远比普通交易日重要。因此,周五的大幅涨跌对下一个交易日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交易日。当然,“周末效应”在一些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指数中,或者在美国市场等更成熟的市场中,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无效的指标。此外,该指标还存在“牛市可能严重影响表现不佳市场”的缺陷。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这一指标的有效性将逐渐下降。然而,这个指标背后的原因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超越金融思维的思考的重要性。《中庸》有云:“路离人不远,人离路远就不是路。”“事实上,世界上的事物,只有在真理正确与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专业就一定是好的,如果没有专业就一定是坏的。这些正确的原则也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个小的专业圈子。当我们在所谓的“专业圈子”之外思考时,当投资者在传统的金融思维之外思考时,我们所做的并不越轨。相反,我们正在跳出固有的思维极限,以为自己是专业人士,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真实的事实和规律。(作者是久益清泉科技的首席投资官)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做好投资的重要一步,是跳出金融思维!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