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9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1日电“房贷”跨越100多公里

新华社记者王静

半夜11点,锡林郭勒草原在夜晚是宁静而深邃的。在回张市的路上,接到了的电话:“贷款刚刚到,非常感谢。没有这10万元,我们的扶贫车间很难在疫情中生存!”放下电话,张和一起开着车,伴随着皎洁的月光,剩下的100公里回家的路也不再长了。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在土地稀少的内蒙古,贷款的困难和缓慢一度困扰着分散的农牧民。近年来,内蒙古创新机制,严格监管,不断扩大支农惠农小额信贷公司覆盖面,使其成为农牧民享受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保障。

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哈顿乌苏扶贫工作会议一直在稳步进行。然而,当COVID-19的肺炎疫情到来时,资本链断裂了。“当时,我们的鸡和蛋突然无法运出,没有现金流。”扶贫车间主任王僖山说:“如果你急于订购1万只鸡和购买饲料,你必须向16个贫困家庭支付工资。这能做到吗?”由于鸡和鸡舍不能用作抵押品,王僖山想要贷款,但被许多商业银行拒之门外,这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经介绍,王僖山拨通了内蒙古中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苏尼特右旗营业部的电话。“我没想到前一天晚上会打电话。第二天早上,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张驱车100多公里来到扶贫车间给我们做贷款评估据充分了解,这个扶贫车间效益好、信誉好,不仅包括鸡舍等固定资产,还包括村主任的主动担保,贷款评估顺利通过。当晚,贷款协议签订后2小时,以现金形式支付了10万元。王僖山激动地说:“这是一场及时雨!”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2013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贫困地区开展了中禾农村信贷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认可。双方签署了一项协议。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覆盖内蒙古贫困县的中和农村信贷小额信贷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负责配套部分资金作为贷款本金,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创造便利条件。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在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和更加严格的监管下,中和农村信用小额贷款公司具有门槛低、效率高、信誉好、操作规范、服务周到的显著特点。中和农村信贷项目管理公司副总裁杨涛表示:“抵押物和担保人是农牧民贷款中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我们的小额信贷不重视这两点,并充分利用信用评估结果。即使低于5万元的贷款也是无担保的。”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郭建忠是一个已经办了卡的贫困家庭,住在商都县奇台镇二村,该村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虽然他每年享受5万元的财政贴息扶贫小额信贷,但这笔资金不足以种植120亩土地。今年春天,他不需要抵押贷款,以比普通农民更低的利率,从中和农村信贷小额贷款公司商都县营业部借了6万元,购买了化肥、种子、塑料薄膜和滴灌管,成功完成了120亩土地的春播。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已成为农村牧区政策性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的有益补充,连接农牧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郭建忠说:“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使用‘紧急资金’的情况,说贷款会使我们的农民恐慌。”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陈燕芬是中和农村信用小额贷款公司商都县营业部的账户经理。“经过六年的贷款业务,我发现农牧民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贷款几乎可以按时偿还。”她介绍说,她目前有400多个客户,只有一个客户在截止日期后还不了贷款。与此同时,“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也在农牧民中悄然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敢于跑去工作。他们充分利用金融贷款,创造一个又一个故事,在农村致富。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目前,内蒙古中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分支机构已经覆盖了内蒙古57个贫困县。从2012年至今,内蒙古中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向内蒙古22万农户发放贷款15亿元,其中向8677户贫困户发放贷款5443万元。

内蒙古中和农村信用合作小额贷款公司只是内蒙古小额贷款服务的一个缩影。内蒙古小额信贷协会秘书长岳晓波表示:“小额信贷公司将农村金融服务扩展到了县域,大大提高了农牧民获得贷款的能力。”无论是当前的扶贫,还是未来的农村振兴,小额信贷公司都将为“三农”工作带来新一波的“钱景”

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学磊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跨越百余公里的“上门放贷”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