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8字,读完约5分钟

1400多家企业参加了展览,数千人参加了论坛。8月7日至8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4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能能源(上海)展暨论坛(snec)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展,成为观察和把握光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最佳窗口。

据与会者称,光伏行业已在今年上半年率先复苏,预计今年下半年将继续上升。在未来5年甚至10年,光伏装机容量将保持15%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乐观估计,从2040年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

今年光伏产业的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去年

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snec2020网站时,金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宜生正在展位前忙着迎接客户。在简短的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公司已经连续16年参加snec光伏展,公司的设备和工艺研发坚持自主创新。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的许多公司仍有两位数的增长,可以说是第一个复苏的行业。”李一生告诉记者。

在snec2020相关论坛上,许多业内人士也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杜邦光伏及氟材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伟表示,去年,预计今年全球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将达到142兆瓦。疫情爆发后,预计全年可能只有114千兆瓦,低于去年的120千兆瓦。“根据目前的情况,预计全年将超过120兆瓦。预计明年将有两位数的增长。完全有可能达到140千兆瓦和150千兆瓦。”

光伏产业观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来源

龙基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也预测,2020年和2019年全球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将略有增长,未来5年甚至10年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将保持15%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

“以中国为例,在去年中国的总发电量中,光伏发电仅占3%。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方面,光伏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空间。”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森说。

光伏+储能是未来10年的主要推动力

本质标准,未来人类能量的终极解决方案...在snec2020相关论坛中,“光伏+储能”被频繁提及,并被视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王伟表示,过去10年,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廉价互联网接入,未来10年,主要推动力是“光伏+储能”。

李振国阐述说,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便宜的能源。“太阳能发电,有白天也有黑夜,而储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电网,白天地区的发电将被交付。在夜间区域,您可以实现功率平衡。”

光伏产业观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来源

在李振国看来,目前的储能成本是10年前的三分之一,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储能成本可以降到2美分以下。

它有望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能源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原国务院参事、原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认为,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全球太阳能委员会联合主席、中国光伏产业协会主席高表示,最乐观的估计是,从2040年到2050年,光伏这种可再生能源将占到能源的40%-50%,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来源。

“在过去10年中,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82%。最便宜的是在中东。电费已经达到1.35美分,即使在全球平均范围内,也已经达到3.9美分。中国最便宜的已经达到每千瓦时3.4美分。价格比火力发电的价格低。”高表示,这意味着用清洁、低碳、廉价的光伏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可能进入“无碳能源时代”。

光伏产业观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来源

在行业中创造一个开放和协作创新的新生态

“在光伏发电平价的时代,空的市场空间更大,所有有阳光和太阳能的地方都将成为光伏应用的地方。”高樊姬表示,这需要光伏产业之间以及光伏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合作,并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拓宽了新的空空间。

今年7月,由近40家光伏公司成立的“600瓦+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宣布成立。联盟成员将与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合作,彻底打通R&D、制造和应用的核心环节,创造开放协同创新的新生态。

在snec2020上,爱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将吸引全球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国内外著名大学,共同开展光伏行业的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创新合作,打造一个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领先技术和领先理论的光伏技术研发中心。

光伏产业观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来源

爱旭公司秘书长沈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技术创新需要产业链企业的合作。”以前的实验研究和开发经常需要技术人员带着实验材料和产品在世界各地跑一两个月。未来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后,只需在一栋楼内完成行业的上下游实验,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

光伏产业观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来源

“只有开放的技术创新才能拓宽增长的边界,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高对说道。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光伏产业观察: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来源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