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4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张海生卢·菲比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与生产、农村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民因地制宜地就地转移就业。在该区的南、北、南三个区,总结出三种可以看到、学习和复制的典型模式,为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许多经验。

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2018年,秀洲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42元,同比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57: 1。

南方模式:本地生产和转移

秀洲区王店镇庄安村,大多数纯农户,尤其是“5060”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养殖业(养蚕和养猪)。由于养蚕的效益逐年下降,猪完全退休,如何改变这些农民的生产,增加他们的收入,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

近年来,庄安村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加强精细化田间管理,鼓励适度规模种植葡萄,形成了近200户农户实现本地生产和退猪后转业的“葡萄种植新模式”。这种模式很好地分别树立了农民的习惯和地区的习惯,大力提倡夫妻档为主,鼓励每户种植10亩左右,并保证足够的劳动力。

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同时,要注重市场导向和科学栽培,在种植前根据市场趋势优化葡萄品种,推广防雨栽培、早栽、节水栽培、防鸟网栽培等栽培技术,促进农民节肥、节药、节水,突出品质和外观,引导农民实现“少生优生”的种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平均亩产葡萄超过3500公斤,平均亩产纯收入达到1.7万元(80%的农民超过2万元/亩)。此外,该村还组建了一支100多名专门从事疏花疏果的技术工人队伍,每小时疏花疏果可赚取25-30元的工时,技术好的每天可赚取300元。这不仅解决了一些家庭技术工人的短缺,也让一些剩余劳动力在家工作赚钱。

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中心模式:实现水稻和渔业双赢

近年来,由于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了。为提高种粮效率,有效保障粮食安全,秀洲区新城镇通过做好水稻、甲鱼养殖模式的示范、推广和推广,不断推进土地利用与土地保护、粮食稳定和增收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鱼100公斤、粮1000公斤、钱10000元”、“一水两用、一田两收、粮渔双赢”的目标。2018年,获得全国水稻与渔业育种模式创新竞赛一等奖

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令人高兴的是,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下,昆虫、青蛙、蜗牛和稻叶上的草籽为甲鱼的生长提供了美味的天然饵料,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的来源。同时,甲鱼爬行有效地疏松了土壤,甲鱼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水稻与甲鱼的共生模式在整个过程中不施用化肥或农药,不仅改善了生产的生态条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生产出优质的水稻,提高了甲鱼的品质。目前,秀洲区推广稻鳖共生5860亩,亩产2.7万多元,制定了秀洲区稻渔业综合种植和养殖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增加小农户生产和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北方模式:由工商业资本驱动

嘉兴甄珍老字号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秀洲区右车岗镇,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农业,已投资1.4亿元建设甄珍老粽子工业园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完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和烘干配套设施。先后转让土地688亩,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名。建立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农户的带动模式,建设13200亩糯米种植基地、500亩竹叶基地和2个畜禽养殖基地,全面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目前,嘉兴甄珍老字号食品有限公司已经签订了600多份产销合同,带动了5500多户农户,增加了当地农民年收入2000多万元。公司还将与山海合作帮助,并计划在龙泉市金溪镇下金村试点粽子种植行业,以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浙江嘉兴:产村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