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0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使命的新任务。创新学术进步的路径,积极推动范式转变,进而形成中国学派,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使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而且是一个经济研究和教学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已经完全进入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几乎每一个学科领域,并形成了一支相当大的教学和研究力量。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受过系统经济学教育的人才,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但是,应该看到,经济发展的实践日新月异,经济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发表了许多论文和著作,但对经济现象的观察、描述和解释缺乏学术渗透,一些经济学“研究成果”描绘的图景与现实经济相去甚远;在经济期刊上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是高度正式和数学化的。精致的“建模”和复杂的“推导”方法似乎是高端和深刻的,但它们往往缺乏新的想法。他们只是试图将现实纳入正式模型的范式框架,而现有的经济范式框架无法准确描述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真实世界。这表明经济学范式的转变日益迫切。

大家手笔:探索推进经济学范式变革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其中,政治经济学吸收了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反映中国经济政策变化的重要思想内容,实现了创新发展。同时,通过学习、吸收、消化和系统化,经济学领域引进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并普遍接受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术范式和逻辑框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然而,面对具体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一体系往往难以做出科学的解释和有效的回应。特别是当新的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时,新出现的现象使微观-宏观范式无法应对。无论在国际学术界还是在中国学术界,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推进经济范式改革势在必行。

大家手笔:探索推进经济学范式变革

在经济范式的转变中,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而中国的经济学家可以承担更重要的使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国情决定的。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实践和建设实践之一,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实践土壤和科学研究养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坚实基础和指导启示,具有实现范式转变的优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启示我们,人类行为不是追求抽象计算的“最大化”目标,而是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下采取具体行动。这些具体行动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然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不是抽象人性的微观宏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新的经济研究范式,在经济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立足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实现经济范式的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风格的中国经济学。

大家手笔:探索推进经济学范式变革

当然,现有的成熟的经济学范式结构是相当稳固的,实现范式转变并不容易,这需要经济研究者特别是年轻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当务之急是打开经济范式改革的创新蓝海,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界可以做出重大学术贡献的领域。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

人民日报(2019年4月8日09版)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大家手笔:探索推进经济学范式变革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