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3字,读完约2分钟

早上7点,峡谷中的柴木沟村变得热闹起来。外国商人和当地村民聚集在村部前面的小路上,形成一个城市。这个放在村部口的“扶贫计划”解决了村民在峡谷里卖东西的问题。

柴木沟村位于辽宁省建昌县韦家玲乡西北部。2000多名村民分散在山脚下的山谷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堵塞,极大地限制了村民致富的出路。村民们已经吃够了“路不通”:玉米也一样,到村里来的粮食小贩的买价比山外的要低一毛钱;山里的野生榛子、松蘑、榛子和杏仁不为外界所知;油、盐、酱、醋等必需品。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走出大山去购买。

扶贫大集进山沟

柴木沟,九道沟,就像一道道栅栏,贯穿于村庄和城市之间。等待道路建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你能把生意串起来,定期开大篷车把小贩拉进峡谷吗?去年年底,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和广泛宣传,柴木沟“扶贫募捐会”正式开幕。“本意是让老百姓就近用山货换钱,同时就近购买油、盐、酱、醋等日用品。”柴木沟村党支部书记赵文举说。

扶贫大集进山沟

村民兰很快尝到了“大扶贫”的甜头。20多只母鸡在家里下蛋,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他们去了一次镇上卖鸡蛋。现在他们可以在家里卖鸡蛋了。

在市场的角落里,70多岁的刘阿姨守着一小堆红薯秧。“怎么卖?”"一捆一百棵树,十元钱.""我要4捆,便宜点?"“你说多少?”“30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阿姨付了货,很快就收钱了。

韦家玲扶贫办副主任王奎远表示,“扶贫计划”不仅仅是买卖商品,而是通过商品交换来解放村民的思想,让他们形成市场意识,激发内生动力。王奎远介绍说,村集体建立的榛子园项目今年将扩大到200亩。几家大型榛子种植者也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规模,成立合作社,共同打造榛子品牌。“如果你愿意做这件事,你会有美好的一天。”村民李春莲自信地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孙千喜通讯员龚)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扶贫大集进山沟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