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m2同比增长8.1%,m1同比增长1.5%;2018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增加2.6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9.26万亿元,同比减少3.14万亿元。这次发布的金融数据主要反映了两个矛盾:m2稳定和m1下降的矛盾;人民币贷款增加与社会融资存量减少的矛盾。作者的主要观点如下: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金融数据的双矛盾将趋于缓解

首先,随着金融去杠杆化政策的暂停,m2的同比增长率趋于稳定,但由于全社会流动性结构的变化,m1继续触底。随着去杠杆化政策在2017年开始实施,金融业首当其冲,2017年2月m2同比增长率降至10%以下。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去杠杆化逐渐转化为稳定杠杆化,10月份后,m2同比增速趋于稳定。然而,中国央行调查统计部部长齐表示,m1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全社会流动性的结构性变化”。具体来说,一方面,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工具和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迅速,社会对m1的需求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当前房地产销售放缓和平台公司监管力度加大,导致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减少。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金融数据的双矛盾将趋于缓解

第二,人民币贷款增加与社会融资存量减少的矛盾主要是由实体去杠杆化政策造成的。2018年2月后,去杠杆化从金融业向房地产业转移,全年表外融资减少2.93万亿元,比上年减少6.5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1.61万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901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6343亿元。可见,实体去杠杆化导致的表外融资减少是社会融资存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由于去杠杆化政策,实际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央行“打开了大门”,加大了放贷力度,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放贷,从而增加了人民币贷款。金融机构全年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全年增长2.2万亿元,同比增长2.13万亿元,这是人民币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几个月来,票据融资的增加是银行风险偏好、政策驱动、企业预期、节前低投资需求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符合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对于无序有太多的负面解释。预计一季度后,随着企业投资需求的上升和“宽信贷”政策的进一步出台,中长期贷款将会增加。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金融数据的双矛盾将趋于缓解

第三,2019年第一季度有望成为社会融资类股增长率的底部,而m1底部需要关注房地产销售和股市走势。虽然社会融资增量增速(12月新增社会融资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2%)已经企稳,但存量增速继续回落(12月社会融资存量增速为9.8%,比上个月下降1个百分点)。随着去杠杆化成为稳定杠杆,非标准收缩进一步收窄,预计一季度将是社会融资存量增速的底部。m1底部也需要关注房地产销售和股市数据:现阶段,房地产销售可能萎缩,这将进一步拖累m1的同比增长率;此外,因为m1最能代表市场的流动性,而流动性是股市的强大驱动力,m1的拐点和股市的底部可以相互印证。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金融数据的双矛盾将趋于缓解

(作者: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金融数据的双矛盾将趋于缓解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