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5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1日-1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样检查分析。全部检验项目1398054批合格,34134批不合格,总合格率为97.6%。根据2018年前三季度食品抽样检验不合格项目和抽样检验数据对比,主要问题是食品添加剂使用过度、农兽药残留超标和微生物污染。

2018年四季度食品抽检显示 :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三大问题待解

不合格项目集中在三类问题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梳理了过去一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季度食品抽样信息,发现2018年第一季度,食品中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问题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30.0%;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25.3%。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的不合格指标占总不合格指标的21.6%。第二季度,上述三项不合格的总数分别占30.3%、25.3%和22.3%;第三季度,这一比例分别为26.8%、24.7%和24.4%。第四季度,这一比例分别为27.1%、25.2%和24.1%。

2018年四季度食品抽检显示 :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三大问题待解

从过去一年的抽样数据来看,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等不合格品已成为不合格品的“常客”,且不合格品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对此,一些专家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非法使用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小企业在食品生产中过度使用和不注意生产环境造成的。但是,如果农兽药残留超标,农业主管部门需要加强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就表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已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应引起重视。”

关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陈君石说,世界上最有效、最容易学习的预防措施有五点,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烹饪、保持食品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

慢性病的非短期问题不能“一蹴而就”

随着近年来食品科学普及的深入和食品安全与社会共治的逐步形成,消费者已经逐渐从“谈虎色变”转向更加关注食品添加剂在生产中的正确使用。

为此,原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地方局多年来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两超标一不达标"专项整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时任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的孙美君在2018年1月的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需要将“两个过度、一个违规”的问题保持在较高的压力下,从而造成“不敢”违法违规的冲击。农药兽药超标、重金属超标、有机污染物超标等问题与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方式,尤其是产地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这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风险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018年四季度食品抽检显示 :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三大问题待解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提供的数据,对农业和兽药残留的处理一直保持着严格和高压的趋势。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在1月30日的通知中指出,2018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每季度组织4次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规监测(风险监测),监测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增加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等监测指标。监测参数从2017年的94个增加到2018年的122个,增幅为29.8%,抽样检查总体合格率为97.5%。

2018年四季度食品抽检显示 :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三大问题待解

除了打击违法行为,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还在相关文件中对农药的操作和使用做出了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证、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社会责任感的引导和宣传,提高农民正确农业生产操作的意识,特别是合法合规用药的意识。

2018年四季度食品抽检显示 :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三大问题待解

2018年1月12日,在原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7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微生物污染是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健康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食品安全相关政府部门应予以重视并紧急投入,特别是加强国家风险监控和追溯体系建设。

在兽药残留问题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孟苏和认为,原材料污染已经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的一个顽疾,短期内难以解决。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兽药使用的监管,建立和完善停药期制度。生产企业应遵循国家兽药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律,完善良好的兽药使用规范,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全过程控制措施。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2018年四季度食品抽检显示 :违规使用添加剂等三大问题待解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