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银川2月18日电宁夏红寺堡:王家的狮子又“醒了”

新华社记者马军、任伟、李浩

临近元宵节,宁夏吴中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海村的文化广场格外热闹。两只“狮子”披着彩色的丝绸,长着绿色的鬃毛、红色的胡须、宽阔的嘴巴和圆圆的眼睛,匍匐在地上,等待着三声响铃。当"打狮者"拿着一根长棍子敲狮子的头时,躺着的狮子跳起来,绕着"打狮者"跑来跑去,引来了观众的掌声。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这就是我们村里的‘王狮’。你看,场上的两个‘狮子头’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都是手工制作的。”洪海村村民卢崇科说,老王家的“狮子”正在为社会消防比赛做准备。

作为红寺堡社火大赛29支参赛队伍中唯一的一支舞狮队伍,“王家狮”的四代传人齐聚一堂,带领50多名队员进行了集中演练。55岁的王林是“王家狮子”的第五代传人,他看着赛场上的表演,忙着指点和调整赛场外的队形。

"数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与狮子搏斗。"王林说,上幼儿园的孙子们也可以适当地练习一些基本技能,“王家的狮子”是从第七代传下来的。

舞狮被称为“打狮子”,而“打”这个词显示了“王家的狮子”的力量。王林的儿子王小明告诉记者,“王家的狮子”会玩武术,演员不仅要练习舞狮,还要学习刀、枪、棍、鞭等武器,以及单刀打、大刀破花、连枷破枪等武术套路。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舞狮在武术中并不常见。人们喜欢看它。十多年前我们在社会消防比赛中表演过。无论队伍走到哪里,观众都围着他们转。场面非常壮观。”王林说,他们在春节前后排练了一个多月,希望在今年的社会消防比赛中重现这一盛况。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王家的狮子”经历了断断续续甚至是沉默。“早年,生活并不轻松。每个人都忙于生活和发展,没有心思去扮演狮子。后来,天气好的时候,年轻人出去上学和工作,会玩的人越来越少。”王林78岁的父亲王汉章在为他的儿孙欢呼的同时,也为“王家的狮子”缺少接班人而担忧。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农村文化复兴的号角唤醒了沉睡的狮子。2017年,红寺堡区整合2740万元建设6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率先实现宁夏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全覆盖。农村文化活动已经开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迎来了良好的一年。

“在过去的两年里,红寺堡区为参加社会消防比赛的队伍准备了奖金。我听说一等奖今年涨到了6万元。我们必须打好比赛,争取获奖。”王林说,去年,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到村里鼓励他们出主意,这样他们就不会失去流传了几百年的“王家狮子”。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王家的狮子不仅仅是王家的。意识到这一点,王林动员了村里十几个年轻人加入,以使队伍壮大。然而,他还是有点担心。“舞狮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练习真正的技巧。这些洋娃娃将在年底后去上学和工作。恐怕他们不会坚持。”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王小明知道父亲的担忧,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舞狮技能作为一项课外体育健身活动在中小学推广。”在接受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这与的想法不谋而合,红寺堡镇正计划在当地开办一所业余武术学校,请王家免费教授学生舞狮技巧。

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为了让‘王嘉狮子’成为红寺堡的文化名片,我们正在准备申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寺堡镇人大主任刘学军说,农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的“根”,必须挖掘和保护。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宁夏红寺堡:王家狮子又“醒了”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