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27字,读完约9分钟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由于政企不分,缺乏足够的经营自主权,社会历史包袱沉重,内部机制活力突出,市场竞争力低下,成为“垄断经营”和“低效管理”的代名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通过解决内部机制不活跃的问题来解决管理效率低和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虽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仍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企业已基本融入市场经济,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规范经营决策,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进一步打破阻碍国有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的体制和制度障碍。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市场化特征: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虽然国有企业经过20年的改革和调整已经基本走出了困境,但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加速转型发展时期,传统的国有企业粗放经营之路已经走到了艰难的一天,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和引领国内市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将越来越多地面对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更需要加快组织体系建设,以世界跨国巨头为标杆,培育面向世界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二是健全自我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

市场化的国有企业需要精简的组织结构、分散的权力和充分的授权,因此必须按照资本和管理链建立和完善覆盖各级企业的自我行为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制度机制,防止内部控制从国有企业内部组织和运行机制上导致国有权益的流失;另一方面,要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确立对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的挑战,以及内部决策失误和个人不当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失,形成及时应对和纠正错误的机制。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用人机制一直是阻碍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问题。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才能真正到位。因此,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别和层次,实行不同的用人方式。董事会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提高市场选择和聘用比例,对市场选择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第四,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管理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要解决好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要实现经营者的有效产权约束,另一方面要保证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一致。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技术骨干实施货币化的长期激励,以保持管理团队的长期稳定,减少和消除短期经营行为,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建立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有效制衡体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第五,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表现在盈利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和发展,还表现在超越利润追求的社会目标。国有企业应该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对环境、消费者和社会的贡献。它们不仅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还要承担起引领中国产业一体化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为国民经济提供基本保障的任务。国有企业要在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树立合规意识,不仅要成为合规经营的典范,还要成为引领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和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方向,努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在企业层面:一是以董事会制度建设为核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机构,是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资金管理纽带。健全规范的董事会是实现科学稳健决策、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关键。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决策层投资者、决策层、管理层、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和协调机制,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虚假董事会、董事缺位等问题,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我风险、自我融资、自我发展的成熟市场竞争主体。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第二,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内部运行机制。

国有企业要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决策和组织生产经营,市场信息必须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内部所有的生产经营资源都需要通过市场进行整合。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机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用工机制,在加强目标考核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的活力,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第三,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承担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国有资产是中国全民的资产。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是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参与者,优胜劣汰,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为全民提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升级、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行业领导者,也是中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提供者。因此,国有企业无论是在一般的竞争领域还是非竞争领域,都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首先是国家,然后是集体,顾全大局,应该放弃薄利多销,勇于拼搏。致力于奉献的人应该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基础,以管理为生存之本,按照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不断提高效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国家政策层面:一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加大分权、减税和减费的力度,将市场决策权完全交给市场和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要加快国家职能部门改革,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经营的直接行政干预,加快政府职能部门与下属企业脱钩,实现国有资本运营的统一监管。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二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职能部门、投资者和企业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建立了国有资产投资机构和国有资产投资者制度。投资者机构不承担政府的行政职能,致力于维护和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这是政企分开实现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国有投资者机构的建立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的扩大和壮大、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机制,加快投资者自身改革,实现监管不缺位、不越位。为此,SASAC加快了职能转变,2017年精简了43项国有资产监管,包括26项撤销、9项下放和8项授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明确国有投资者的责任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离,尽快明确国有资本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关系。国有资本预算作为财政预算的补充,是国有企业除税费外补充国家财政、造福全国人民的责任。但是,国有企业仍然需要资本补充,承担不断积累、转型升级的任务,否则容易导致“失血”。在当前公共财政预算与国有资本预算混为一谈的情况下,当部分国有资本预算返还给企业用于升级、增加投资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往往被社会乃至外国政府误解为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平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第三,加快自然垄断等行业改革。

目前,我国经营性国有资本分布在一般竞争领域和公共福利保障领域,其中许多分布在自然垄断领域。由于大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复杂性,一些企业有自然垄断经营单位、公益性经营单位和完全竞争经营单位。非市场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行业改革滞后,延缓了企业整体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国有资本继续控制和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中,应实施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和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离网络运输,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一步打破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因此,要加快民族相关产业改革,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监管创造条件。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作者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工作,仅代表个人观点。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3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