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97字,读完约10分钟

选择 在华星光电母公司tcl集团3月20日发布的2018年度报告中,披露了华星光电在软屏领域的最新进展。近年来,柔性屏幕吸引了很多关注。“实验线建成了,我们开始正式启动生产线,从刚性走向柔性。”BOE资深副总裁张宇最近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承认,作为一项新技术,“如果你想做,就做不到。” 与lcd(液晶显示器)技术相比,BOE团队知道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与它有很大不同,但它也发现了一些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半导体显示器,而且它们都有很高的进入和技术壁垒。因此,BOE最初设定了大规模生产的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它是刚性的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还是柔性的amoled?”BOE队陷入了混乱。张宇承认,从技术角度来看,BOE的成功率和对刚性的把握较高,但内部希望通过技术突破,开发出能给消费者体验带来明显变化的产品。因此,经过2015年至2016年的多次内部讨论,BOE选择了“技术创新后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变用户体验”的方向——打造灵活的amoled。 外界认为这就是BOE“疯狂”的举动——在成都投入465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国第一条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工程院院士邓庆云就在1979年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因此被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之父”。然而,oled技术在日本和韩国发展和应用较早,中国也正式开始了这项技术的研究,直到1996年清华大学成立了oled项目组,由Visionox创始人、现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发起。 当时,毕业于博士学位的邱勇接触到了oled,并将其确立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从基础研发到技术应用,甚至从头到尾都在研究产业链。这也使得Visionox成为中国展示企业集群中最早探索柔性展示的企业。 Visionox总裁张德强是项目组成立时邱勇带来的第一位博士生。“oled很难做。从基础技术研究和开发到中试生产和最终大规模生产,克服了各种困难。” 最初,诞生于学校项目团队的Visionox在1996年至2001年的五年间,以学校为主体,对oled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有太多次我无法继续下去,我也试图寻找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但大多数企业对oled的未来并不乐观。”。 张德强回忆说,在过去,中国显示器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引进所有,或者引进之前消化吸收创新。"在oled时代,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该团队终于在2002年在中国建造了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几乎与此同时,BOE预测了2001年oled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尤其是在移动领域,oled屏幕的出现无疑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张宇认为,oled“随类型变化”的特性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应用多样性。张宇仍然记得BOE 465亿元生产线的各个标志节点。“工厂于2015年5月开工,2016年7月封顶,2017年5月开工,2017年10月量产。”在他看来,计划中的柔性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可以在前后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实现,而BOE最初坚持选择正确的方向。 深圳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认为柔性生产线的成功量产,国产显示器是oled技术突破的重要节点。 突破 在该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的前夕,在天津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oled工业大会上,时任东道主的孙会见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图像显示科技中心主任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台湾研究oled技术的程,一直为推动台湾柔性屏幕产业化的困难感到苦恼。 “在国内显示器制造商开发oled技术之初,许多有oled屏幕需求的下游终端制造商都被三星‘抢占’。”孙郑敏回忆说,2010年,台湾安卓智能手机市场制造商htc发布的desireg7采用了三星的amoled屏幕。然而,当销售如火如荼时,嫉妒的三星突然终止了与宏达电的合同,并停止供应屏幕。 结果,htc措手不及,这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批评,还对手机的产量和销量产生了负面影响。ht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雪红在随后的《被采访》中仍清晰地记得这一点。 三星在oled面板的供应方面拥有垄断地位,但它也有“无助感”。孙郑敏告诉记者,三星很难单独支持许多手机制造商对oled屏幕的需求。除了三星有意切断供应之外,更为现实的是,市场上的其他面板制造商迫切需要实现技术突破,推动oled面板产能的扩大。 然而,oled面板显示器是一种高投资和高风险的产品。孙直言说,“一般厂家都不敢贸然进入。”然而,一直在关注日本和韩国技术发展的中国显示器企业抓住机会,大举投资建设生产线,这敲响了中国加速大规模生产oled面板的号角。 BOE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打破了三星在oled行业的垄断。"台湾多年不成功,我们大陆先成功了."孙甚至向程发出了“来大陆多交流”的邀请。 除了BOE在成都建成的第一条第六代amoled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外,记者还了解到,绵阳也建成了一条同样规模的生产线,预计今年将大规模生产。此外,重庆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已于去年年底开工建设。根据BOE的公开信息,每条oled生产线的投资约为400-500亿元人民币。 “增加一条柔性生产线的投资规模至少是400亿,这实在是太贵了。”孙郑敏认为,利润来源依赖传统液晶面板的BOE刚刚开始oled生产线,但三星已经完成了投资和大规模生产。“后来者只能加快追赶的步伐。这将使我们有可能迎头赶上。” “根据对面板行业市场至少10年的分析和预测,BOE将做出后期的柔性生产线布局。”张宇还坦言,在BOE输钱的那些年里,外界总有这样的评论:“BOE疯了吗?”即便如此,“我们必须前进”。 记者了解到,京东还将在福州建设第四条柔性生产线。 目前,京东不仅在建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而且视觉科技、华星光电、天马、贺辉光电等企业也在不断投资建设一批柔性显示器生产线。 记者了解到,已经在昆山拥有5.5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Visionox,也在大力释放或扩大产能。“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生产线Visionox(固安)已通过建设和爬坡阶段,将于2019年全面释放产能,逐步引进更多客户。Visionox副总裁孙铁鹏告诉记者,Visionox还于2018年12月27日在合肥启动了g6全柔性amoled生产线。 然而,华星光电,这个曾经在大规模显示面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在构建灵活的生产线方面有着不同的逻辑——根据规模规划生产基地。 参与华兴光电柔性显示技术攻击全过程的武汉华兴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主任孙亮向记者表示,华兴光电在2017年9月建成中国第一条g4.5柔性oled试验线后,根据武汉光谷基础设施与生产线要求的匹配程度,投资350亿元建设第六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4项目)。”t4项目的月生产能力为45,000个大型玻璃基板,全部生产能力相当于每年生产116万平方米的手机面板。孙亮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条专注于折叠式显示屏的第六代柔性生产线。此外,华星光电正计划投资400多亿元建设一条新的柔性生产线。 一条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线的建设通常需要投资数百亿美元。在这种投资的驱动下,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而在规模竞争中,一些不可支持的企业失败了。孙强调,“oled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登陆 张宇,刚从成都柔性生产线调研回来,谈到了BOE当前的任务。”目前,主要是冲动。他告诉记者,在三星和华为发布了折叠屏幕手机的量产信号后,更多的客户增加了对柔性屏幕的需求。 事实上,早在2017年,三星的老对手苹果就选择了采用oled屏幕,“立即吸引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效仿。”不过,指出,稳坐钓鱼台的三星电子的屏幕供应有限,很难做出高的还价。 2018年,曾在oled屏幕上被三星“叫停”的华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与京东方达达成合作,直接在当时的高端手机mate20pro上使用“中国品牌”oled屏幕。 大规模生产的BOE一直在建设生产线,以“保持产能稳定”。不难理解,在这种驱动下,全国各地的展示企业都采取了“统一”的举措,大规模地建设生产线。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建成并准备建成近10条第六代amoled显示屏生产线,远远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未来产业研究所发布的《2018-2023中国led产业市场竞争分析策略研究报告》,在全球宣布amoled生产线规划的11家企业中,有8家来自中国。 见证了中国展示团队产能的大规模释放。孙对并不担心。除了生产线产量和生产能力的稳定性之外,它还需要改进。”未来柔性屏幕产业化之路仍不明朗。“他认为,显示器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产业化和amoled的大规模应用上。中国oled生产线的产量和产能规模一直被认为远远落后于三星。不过,张玉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BOE的产品产量一直稳定保持在70%以上。当然,他坦率地说,“从最初的20%开始,这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攀登过程。” 事实上,在提高筛网生产线产量和产能的过程中,筛网的变化带来了整个行业上下游新一轮的整合。 张宇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长期以来,中国在设备行业和材料行业一直处于弱势,这使得下游显示面板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设备或材料,从而使得柔性屏幕的供应方定价更高。张宇认为,目前,除了要求显示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外,上下游产业还应共同推动技术迭代,“使产品更具成本效益”。 正如邓庆云所希望的,“中国可以制造出非常便宜的太阳能电池,就像光伏产业一样。”然而,他预测,“这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孙关注着工业化发展的大目标,不禁期待起来。中国的显示产业集群不仅打破了三星在oled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方面的壁垒,还继续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五年之内,有可能引领世界。”

打开app阅读全文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干掉”三星 柔性屏的中国机会来了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3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