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38字,读完约11分钟

编者|张庆宁

在疫情爆发前,中国口罩的日生产能力可能达到2000万只,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年产量的50%。全国近1000家口罩企业竞争激烈,一个口罩的利润不到5%。

1月31日21:00,湖北省新型肺炎防治空指挥部召开第九次新闻发布会。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表示:“到目前为止,武汉市口罩、酒精和消毒剂的短缺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

在新闻发布会的五个小时前,武汉联合医院和武汉的两家私立医院以及负责接收捐赠物资的武汉红十字会就分发口罩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1月30日15:00,武汉协和医院宣布,防护材料又一次变得很匆忙,“几乎不见了”。

不仅医院缺少口罩,中国大多数地区也“很难找到口罩”。

在疫情爆发前,中国口罩的日生产能力可能达到2000万只,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年产量的50%。全国近1000家口罩企业竞争激烈,一个口罩的利润不到5%。

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行业形势的突然变化,口罩制造商、上游熔喷布原料制造商和上游聚丙烯等化工制造商一起复苏。

非典17年来,这个产业链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

中国口罩年产量为45亿只

中国有空白封面吗?

10天前,这几乎是一个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的问题,1月20日晚,形势急转直下。

1月18日武汉新发病例开始增加,1月20日北京和广东出现确诊病例。当晚,钟南山在央视连线的采访中第一个喊出:“目前的数据显示,它(新型冠状病毒)肯定是传下来的。”

阻止病毒人际传播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戴口罩。“面具”这个词注定是这一代人对春节最深刻的记忆。从除夕到元旦的第七天,很多人都没能抢购到一个。

在疫情爆发之前,中国不缺乏口罩。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引用的行业报告相关数据,2018年中国面具行业的总产量为45.4亿只。该数据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面具行业日生产能力基本一致。

1月29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督委员会网站上发表文章,“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世界的50%。中国口罩的最大生产能力是每天2000多万个。”

作为普通防护设备,国内大量企业可以生产口罩。近年来,市场供应稳定,大量产能用于出口,国内需求比重较低。

根据中国纺织行业协会2016年的统计,中国每年各类防护口罩的需求量约为8亿只,根据口罩的使用情况分为三类:工业防护口罩、医疗卫生口罩和民用口罩,其中民用口罩的年需求量约为2亿只。

疫情爆发后,尽管中国口罩的日生产能力可达2000万只,但仅占中国总人口的七十分之一。14亿人的购买力可以使任何商品供不应求。

此外,大多数医用一次性口罩需要每四小时更换一次。在武汉的防疫第一线,口罩的消费速度比中国其他地区要快得多。疫情不会持续一天,口罩将是一天中必不可少的。

春节期间,大量口罩企业停产。

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调研天津市面具企业生产情况时表示:“现在很多企业加班加点,日产量已经恢复到800多万张。”2000多万头动物的峰值生产能力仍有一定差距。

每个企业仍有一些库存或在途货物。

1月27日,一家名为“稳定医疗”的上市公司宣布,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它已经向全国交付了1.089亿个口罩。知情人士告诉我们,稳定医疗紧急要求销售人员在除夕夜联系海外买家,延迟发货,收回订购的口罩,并大量销售到中国。

“每只利润四五厘” 中国口罩产业17年沉浮 | 棱镜

中国产量最高的另一家口罩制造商山东三七医疗保险公司也是如此,该公司紧急停止外贸订单,向武汉发送了240万个口罩、7万多套防护服和2.8万个防护口罩。

很大一部分海外援助和紧急采购也是提供给中国的。

根据海关总署1月31日发布的数据,从1月24日到1月30日,中国进口的防疫和控制材料价值为2.9亿元,其中包括5622.8万个口罩。

剩余需求缺口取决于产出的增加,剩余企业尽快重新开始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工作。

破产企业恢复生产

对面具的需求实际上是分等级的。

1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不同感染风险人群保护指南和肺炎口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使用指南的通知》,正式区分了各种口罩的应用场景。

根据通知,kn95/n95及以上粒子口罩的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建议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也可以在高度拥挤的地方或封闭的公共场所佩戴。

Kn95是符合gb2626-2006标准的防护口罩,n95是符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噪音标准的口罩。这两种过滤器过滤颗粒物的水平都在95%以上。

此外,各大医院急需符合gb19083-2010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对于没有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和公众来说,这种级别的口罩就足够了。

由于信息收集渠道的限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尚未统计各级面具生产企业的数量。根据万维网,有16,625家企业的业务范围包括国内工商注册信息中的“口罩和呼吸防护”。

然而,由于n95口罩需要获得美国认证,很少有企业拥有所有的生产资质。

Noish官方网站列出了所有认证的口罩制造商和认可的型号。粗略调查显示,仙桃、湖北、青岛、日照、苏州、江苏、四会、广东和上海有许多n95口罩制造商。

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

例如,河南省长垣市是中国保健材料之都。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从制造棉签和棉球开始,逐渐形成了低价值医用耗材的产业集群。

医用口罩、护垫、防护服等。都是一次性防护用品,而且价格不高,所以医院被列为低值易耗品。与价格较高的药物和植入式器械相比,低值易耗品不太引人注目,而且以前是由医院自己购买的。

自2018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将低值易耗品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的趋势,制造商也面临着投标人讨价还价的压力。

更多的是民用普通口罩,需要企业进入市场消化。几年前环境污染加剧,被遗忘的普通口罩开始走上“防霾”的快车道,几乎所有民用口罩都是以防霾为市场方向生产的。

随着近两年国家环境的大改善,用于预防雾霾的概念口罩的市场需求一直在减弱,直到最近爆发。

1月23日,长垣启动了地方卫生材料企业的复工。

长垣市市场监督局要求“疫情期间不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医疗器械出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它呼吁企业发挥其社会责任,克服困难,并密切关注生产准备。

像长垣一样,中国越来越多分散的口罩制造商相继开业。虽然生产n95的企业不多,但其他标准口罩的产能正在迅速恢复。

例如,广州某企业因亏损多年,于2019年4月开始办理注销手续,现已恢复生产。

下游热情推动上游复苏

下游热情推动上游复苏。

N95和kn95有过滤防护等级的口罩,核心材料是熔喷无纺布。这是一种无纺布材料。在过去,医用纱布作为一种原材料,很容易失去纱头,这将导致伤口感染,甚至医疗事故。因此,纱布口罩现在几乎看不见了,几乎所有的口罩都变成了无纺织物,纤维缠绕在一起,没有纱头。

“每只利润四五厘” 中国口罩产业17年沉浮 | 棱镜

无纺布按生产工艺可分为水刺、热封、湿法、纺粘、熔喷等。其中熔喷无纺布采用独特的技术,纤维直径可达0.5-10微米。超细纤维使熔喷织物具有良好的空空气过滤性,成为口罩的核心过滤材料。

生产熔喷布的江苏溧阳董事长游湘银告诉我们,一吨熔喷布可以生产100万个医用外科口罩或50多万个n95口罩。

春节前被苗伟调查的天津TEDA清洁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熔喷面料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

2009年5月,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条双组分熔喷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从3000吨快速上升到4500吨。目前,TEDA总的清洁熔喷能力为7000吨。早在2010年,中国熔喷布的总产能就超过了5.8万吨。

2019年年中,在疫情爆发前,高品质熔喷布的价格约为每吨3万元,而普通价格不到每吨2万元。

熔喷布及其他非织造布的原料为聚丙烯,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提供,民营企业约占30%。

2017年,中国聚丙烯总产能达到2350万吨,消费量为2420万吨,其中一小部分来自进口。

原材料供应充足,1月31日,中石化发言人鲁大鹏代表中石化承诺:“在防疫期间,中石化生产的医疗卫生材料相关原材料不会涨价。”

然而,原材料的短期供求不平衡确实存在。

据长垣当地口罩制造商称,口罩专用过滤材料熔喷布的原价为18000元/吨,现在的价格是29000元/吨,但仍然很难买到。

除了春节期间的劳动力成本,四川、广东、山东等地的口罩制造商正面临着与河南长垣一样的困境:它们在不久的将来都将亏损生产。

“大多数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公司不仅不向经销商提价,还要求经销商不要向医院提价。”河南省长垣市两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董事长证实,普通医用口罩的出厂价格约为9美分,不到1美元,医用外科口罩的出厂价格在4美分至4美分至5美分之间。

“每只利润四五厘” 中国口罩产业17年沉浮 | 棱镜

面具行业长期以来利润微薄,而铸造企业的利润更少。江苏省江阴市的一家面具厂曾表示,该厂每年给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3亿个面具,每个面具的出厂价是2美分,每个面具的利润不到5%。

许多面具制造商已经向我们证实了这一利润数据。

在终端销售方面,虽然阿里、JD.com等电子商务平台禁止口罩涨价,但仍不能阻止经销商以各种方式提高零售价格。事实上,只要涨幅不是特别夸张,更多的消费者也认识到了当前的紧迫形势。

然而,在国家抗疫的背景下,超高价零售口罩受到严厉处罚,产业链中没有企业敢恶意"发财"。

一旦沉重的车轮运转起来,不可避免地有些人会失去理智。

“在2003年非典之前,口罩制造商并不多。在非典期间和之后,发生了井喷。后来,一些企业因为烟雾而出现。现在雾霾没有那么严重,一些口罩公司已经被淘汰。”国家劳动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宏斌在接受《中国时报》采访时表示:“以前,国内口罩企业并不富裕,甚至产能严重过剩。

“每只利润四五厘” 中国口罩产业17年沉浮 | 棱镜

自2009年4月15日以来,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口罩立即着火,导致上游熔喷布价格从每吨2万元飙升至13万元。

这种流行病最初被称为猪流感,起源于美国,而中国受影响较小,许多口罩来自海外。中国没有市场监管,也没有提价禁令。企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扩大生产能力。

2009年,中国熔喷布产能增长41%,TEDA清洁度是当时推出的新生产线。

当年7月,h1n1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口罩不能一夜之间销售,刚刚投入数百万元的生产线被搁置。中国许多口罩和无纺布企业第一次尝到了盲目扩张的滋味。

自那以后,熔喷行业出现了自助行为,如技术升级、开发透水和吸音材料,以及转向制鞋和汽车内饰。在“烟雾”成为关键词之前,口罩再次受到重视,整个行业都松了口气。

随着雾霾的消散和医疗费用的控制,口罩行业再次陷入沉默。最近,由于亏损和无偿捐赠,一批中小企业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逆行”。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每只利润四五厘” 中国口罩产业17年沉浮 | 棱镜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