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3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天津4月17日电(记者王京怀,宋瑞)志愿者是防疫和控制第一线的一道风景线,其中有许多外国人,58岁的纳诺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爆发后,当加拿大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站岗、量体温和检查通行证时,他们主动戴上红袖章,加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纳诺在中国定居十多年,是天津滨海新区TEDA国际学校的足球教练。他的妻子在当地一所国际学校当老师,两个孩子和他们一起住在TEDA街。

当纳米一家在春节期间去东南亚旅游时,中国的疫情变得越来越严重,很难买到返程票。我在加拿大的哥哥建议纳米回到加拿大。“我的家在中国,我更喜欢住在那里。”纳米经历了一些困难,最终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中国。

回到社区后,纳诺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了此行,一家人在家中被隔离了14天。之后,Nano出门时会主动扫描健康代码。“如果你发烧了,防疫人员可以检查我的手机,知道去哪里,这是预防和控制疫情所必需的。”纳诺在与记者交谈时,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上的二维码。

一位“洋志愿者”眼中的社区防疫

"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习惯."纳诺严肃地说,“为了尊重这个国家,我们必须尊重这里的防疫条例。此外,这些防疫措施已证明非常有效。”

正是在这个时候,纳诺了解到基层防疫人员的辛勤工作,并决定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当地防疫志愿者团队的创始人赵明说,TEDA街上有300多名外国人,志愿者在与他们交流时很容易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有了纳米,就方便多了。”

一位“洋志愿者”眼中的社区防疫

从3月7日起,纳诺正式就职于他所居住的滨海新城社区——方林社区。我每天值班一个多小时,测量体温,检查进出社区的通行证,一个多月以来几乎没有中断过。

外国面孔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活动。到目前为止,这个志愿者团队有51人,共60天值班,230多班。

“你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志愿者,难道你不怕暴露于病毒吗?”许多外国朋友不明白这一点。

纳诺回答说:“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通过言行,让儿童了解预防和控制疫情的重要性。”

“西方有句谚语:入乡随俗(入乡随俗),中国也说‘入乡随俗’。”纳诺直言不讳地表示,外国人需要遵守这里的规定。

“实际上,我的工作并不重要,但是通过媒体唤起更多的外国人和中国人共同努力抗击这一流行病是值得的。”纳诺这样看待防疫志愿者的价值。“我将继续这样做,直到疫情结束。”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一位“洋志愿者”眼中的社区防疫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