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6字,读完约3分钟

将于9月初在北京举行的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是沟通中外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越来越稳健,全球化思维使中国文化产业的面貌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各行各业都期待着今年的展览。

服贸会将用“国际语言”办好中国展会——搭文化共享之桥 促文明交流融通

瑞达时代集团是非洲发展最快、最具影响力的数字电视运营商。该公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创建了630多个频道,拥有1300万数字电视用户、2000万互联网视频移动用户和1000多万社交媒体粉丝。

在《四达时报》北京总部的翻译和配音中心,记者看到一些为非洲观众准备的电视剧、体育节目和其他节目正在由非洲配音艺术家制作。在操作平台上,包括中文、英语、法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和豪萨语在内的六种语言的数百个节目通过地面电视、卫星直播和互联网在非洲播放。“我们将继续在今年的中国交易会上开设展位,介绍在非洲的业务,包括我们正在非洲实施的万村通项目。我们希望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和分享,共同为非洲观众制作优秀的电视节目。”四达时代集团副总裁郭说。

服贸会将用“国际语言”办好中国展会——搭文化共享之桥 促文明交流融通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面临着‘不能走出去’和‘不能吸引进来’的双重障碍。我们希望借助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综合展示平台——服务贸易博览会的优势,展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成熟品牌,如已在德国播出十年的“来看一看”、“金树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并寻找出路。”北京华云尚德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力斌说。

服贸会将用“国际语言”办好中国展会——搭文化共享之桥 促文明交流融通

作为一家已经深入欧洲主流媒体领域多年的文化企业,华云尚德力求在掌握不同文化规范、加速本土融合的同时,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他们发现纪录片作为跨文化交际中折扣率最低的文化载体,是观察、描述和传播不同文化的有效方式。由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起和主办的金树国际纪录片节,经过反复论证和不断举办,已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较强国际专业性的纪录片节。在过去的五年里,近1000部中国纪录片进入了国际视野,国内纪录片如《最后一根棍子》、《毛坦工厂的日夜》和《黄河歌谣》获得了金树节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表示:“中国纪录片通过金树节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让国际友人了解真实的中国,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误解。”

服贸会将用“国际语言”办好中国展会——搭文化共享之桥 促文明交流融通

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今年中国贸易博览会的文化展区,将汇聚北京乃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产业资源和力量,围绕文化、科技、旅游、金融、体育一体化等领域,推出一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览活动,展示文化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的最新成果。广泛邀请各国、各地区、各国际组织参展,共同打造全球文化(记者李佳璘·荣蓉)

服贸会将用“国际语言”办好中国展会——搭文化共享之桥 促文明交流融通

主管编辑:汤米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服贸会将用“国际语言”办好中国展会——搭文化共享之桥 促文明交流融通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