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7字,读完约5分钟

5月底,产粮大省河南进入了繁忙的夏收季节。在河南省唐河县焦庄村,一个穿着黑色连衣裙和灰色高跟凉鞋的农民郭盖生(音译)挥舞着铁锹轻松地平整着干麦粒。在她身后,60多英亩的麦田在阳光下静静地闪着耀眼的金光——除了几个紧张地工作的收割者,广阔的田野里几乎没有正在工作的农民。

夏收“农忙不见人”

近年来,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粮食主产区的种植或收获高峰期。如今,类似“忙着种地,不见人”的场景越来越多,这与城市人眼中的忙忙碌碌的种植和收割景象大相径庭。

今天谁在种谷物?将来谁会成为农民?

手里拿着镰刀没有工作可做,“没有人忙于耕作”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普遍现象

在河南省新蔡县朱安田镇的一片麦田旁,一位63岁的农民陈来(音)背着手,在女儿陈晓兰的陪伴下,看着远处隆隆作响的收割机。几天前,陈来摔断了腿,陈晓兰从广州赶回来帮父亲收麦子。出乎意料的是,在我们到达麦田之前,我们家的13英亩小麦几乎吃完了。

夏收“农忙不见人”

事实上,无论春耕、夏收、秋收,现代农具现在都在农田里,旧农具如“耕、耙、耕”已经变得稀松平常。

还有比陈来佳更轻松的。周口市的农民余德军在湖北工作,他家的8亩土地被委托给了一家农业机械合作社。如果一英亩的土地支付400元,合作社将提供从种植到接收的全部服务。余德俊甚至没有回到家乡,田里的小麦产量不仅稳定地超过了每亩550公斤,而且8000块小麦钱直接打到他的银行卡上。

夏收“农忙不见人”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统计,2018年,大规模跨区域小麦收获从开始到80%的进度只用了17天。五天内,日收获面积超过2000万亩,创历史新高。今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预计在“三个夏天”将有163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生产,其中包括64万台联合收割机和27万台跨地区联合收割机。

夏收“农忙不见人”

“小麦离开”已经成为历史,农业“机器替代”的进程加快了

任锡山在基层农业部门工作了35年,他仍然记得,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每当小麦收获的时候,农村学校仍然有“小麦假期”,许多单位和企业也请假让员工回家收小麦。

"夏天不忙,小麦又累又伤心."58岁的农民秦晓峰(音译)回忆起过去小麦丰收的情景,苦涩和疲惫涌上心头。秦小凤说,如果你想收获小麦,就必须把大事情放在一边。全家人每天早上4点工作到天黑,甚至还种了一个月的收获带。

夏收“农忙不见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被转移,20世纪60年代的农民逐渐老龄化。农村面临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能种地,90后不提种地,00后不种地”的问题。通过大规模的“机器替代”,中国农业不仅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夏收“农忙不见人”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已经从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力,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阶段。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主要小麦产区实现了机械化的历史性飞跃。从南到北,农机经营者利用“农业时差”创造了“跨区域联合作业”模式,开辟了巨大的农机服务市场。

从播种到收获,传统的小麦生产要经过22个生产环节,如耙、施肥、除草、浇水和收获,现在所有环节都被机械化所取代。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曹琛乡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尚算账了。如果把八个小时算作一个工人,20年前,收获6亩小麦需要100个工人,但现在只需要12或3个工人。同时,小麦亩产量从过去的300多公斤增加到500多公斤。

夏收“农忙不见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为477.21公斤,比2007年的382.54公斤增加了近95公斤。

未来的“谷物种植者”是什么样子

余培康是河南一家专业种植合作社的董事长。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与农民传统的分散粮食生产相比,一季平均每亩种植成本可降低100元,每亩粮食产量可增加近50公斤。更低的投资、更高的产出和有保证的食品质量。"

从10年前开始,土地被用来种植粮食,现在更多的能源被用于托管服务,为农民工作,为粮食生产服务。余培康合作社委托的土地覆盖了周边四个镇的60多个行政村,面积超过2.5万亩,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5万亩。

此外,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已经成为现代“新农民”。来自河南省单城市的90后青年左,与22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组成了以农业现代化种植为重点的“大学生创业联盟”。

余沛康、左等“新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正在成为从事和服务粮食生产的主体。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220.7万个农民合作社依法登记注册,成立了1万多个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的农民,为成员提供农业物资供应、农机作业和技术信息等统一服务的合作社比例达到53%。

夏收“农忙不见人”

小麦专家郭天才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农业全面机械化,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商业实体,加强对小农户的社会服务。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道路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夏收“农忙不见人”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