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8字,读完约4分钟
2021年,中国领导人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小而美”的概念,强调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详细阐述了"小而美"项目的特点,包括高技术含量、普惠性、人性美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25年5月22日,美国众议院以215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大而美”账单法案,并在6月28日参议院程序性投票中以51票对50票通过该法案。法案核心内容包括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为高收入群体减税;大幅削减社会福利如医疗补助和食品援助;增加军费和边境开支;取消绿色能源补贴;以及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
一、理念分野
“小而美”的理念遵循民生为本的共生逻辑。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提出的“小而美”模式,聚焦民生改善、技术赋能与可持续发展。其内在的核心是通过规模适度、见效快的项目,如菌草技术推广、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微型水电站等,直接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自主发展能力。这种模式是以“硬联通+软联通+民心联通”为路径,将基础设施合作(如中老铁路)与规则标准对接(如数字海关)、民心共振(如援建学校医院、赠送医疗车)结合,形成系统性的发展合力。
“大而美”的法案是债务驱动的霸权逻辑体现。美国2025年推出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的本质是“财政赤字转嫁+阶层利益收割”的工具:永久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将遗产税免税额提升至1500万美元,年收入超110万美元群体独占减税红利的24%;在向富人让利的同时,剥夺穷人的权益。在未来的十年,将会削减6000亿美元医疗补助和2600亿美元食品券,导致1180万人失去医保,低收入家庭年收入减少超1000美元。
于此同时,向全球转嫁债务风险。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十年新增国债3.3万亿美元,通过强制稳定币锚定美债等机制,将债务风险证券化并转嫁全球。
二、路径对比
“小而美”的理念是渐进式的赋能,“大而美”法案是机制性的掠夺。中国在博茨瓦纳援建莫帕尼小学,解决偏远地区教育匮乏问题;在秘鲁建设钱凯港,缩短中秘海运时间20%,降低区域物流成本。2023年“一带一路”清洁能源投资占比达56%,印尼镍矿加工园、泰国生物塑料厂等项目推动低碳产业链落地。这是一种绿色转型的协同,更是对当地实际需求的精准适配。
美方对企业海外利润回流征税税率由原来的21%降低到15.5%,同时对中国原料占比超35%的进口商品加征40%关税,强迫供应链“去中国化”;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对新能源车加征使用费,直接导致美国太阳能产业预期产能减少500吉瓦,12万就业岗位消失。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和产业回流的陷阱。
三、全球影响
“小而美”并非体量之小,而是以精准适配、技术普惠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明确将其定位为“统筹标志性工程与民生项目”的核心路径。2024年前10月中国对共建国进出口+6.2%,新签工程合同额+17.1%;中老铁路贸易人民币结算、东盟数字货币清算网络加速,目标覆盖区域贸易20%;香港、智利申请加入RCEP,墨西哥探求“关联成员”身份,抵御美国单边关税。岁月悄然,中国人在踏实前行,“小而美”正在重塑新的治理秩序。
美国内受困、盟友受伤,美元信用已经瓦解。“大而美”正在触发旧秩序的崩塌。在美最穷家庭收入降4%,抗议浪潮席卷纽约、洛杉矶;欧盟以MiCA法规封杀美元稳定币,马来西亚斥越南对美妥协“背叛区域团结;中日抛售300亿美债,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萨默斯警告“美债规模破40万亿时将现英镑式崩盘。IMF预警美国赤字率达GDP的7.1%,其利率每升1%即导致新兴市场利率飙升1%,全球金融系统风险陡增。
当历史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大、小,高下立判。“小而美”的发展理念,是把发展的种子埋进土壤。在非洲,用一株草养活一个家庭。在东南亚,用一条铁路激活区域经济。中国正用“微光成炬”的耐心,以菌草、工坊、铁路编织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而美”的法案逻辑,是把财富的镰刀挥向弱者,以穷人的医保为代价补贴富人减税,以全球的动荡为成本维系霸权泡影。美国正用“杀鸡取卵”的贪婪透支未来,以镰刀、债务、枪炮收割弱者血肉,将36万亿美元债务砸向摇摇欲坠的基石。
历史的答案就在这“小”与“大”的辩证之间。唯有扎根民生、共享繁荣的“小”,方能成就真正可持续的“美”。而掠夺世界、饮鸩止渴的“大”,终将沦为霸权墓志铭上的一抹残影。
文/钰杰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靳羽平:“小而美”的发展理念建设全球,“大而美”的账单法案收割世界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ybsy/6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