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55字,读完约8分钟

新华社南宁7月11日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黄金十年”塑造了世界经贸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王俊伟,潘强,姚冰,黄耀腾

在中国南方的夏天,大型卡车在边境口岸排队通关,比如广西的东兴和云南的万鼎。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一如既往地强劲。今年1-5月,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2%,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过去10年,双边货物和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自由贸易区开创了世界经济贸易“黄金十年”的新格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6月,北部湾港口钦州码头,装载货物的巨轮不时停靠,装卸货物的车辆有序进出,港口繁忙。

上海鑫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亚洲海运业务。南宁分公司总经理魏仁国最近去了北部湾港口钦州港协调航运事务。“即使在疫情严重的三月份,该公司也开辟了一条通往东盟国家的新路线。在第一季度,该公司收到的东盟订单增加了约30%。”魏仁国表示,该公司最初只开通了北部湾港至日本和韩国的航线,现在通往东盟的航线正在增加。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港口,北部湾港口已开通27条外贸航线,实现了对东盟主要港口的全面覆盖。得益于中国-东盟贸易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北部湾港口逆势转红,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2652亿吨,同比增长15.56%,集装箱吞吐量228.0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8.54%。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伟表示:“一季度,重庆、云南、贵州等西部省市通过海陆联运和北部湾港口向世界发送的货物总量迅速增加。”

东兴,中国面对河对面的越南莽街。站在东兴港,北仑河静静流淌。虽然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港口附近的万中国际批发市场仍然吸引了许多商人,来自东盟国家的货物不断运往中国内地。

繁忙的贸易场景也在中国和老挝以及中国和缅甸的边境上演。万鼎水产品交易市场位于云南省瑞丽市。每天早上,装载着印度洋螃蟹和其他水产品的卡车通过万鼎进入大陆,进入成千上万的家庭。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徐立平表示,中国和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很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关税水平的大幅降低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贸易增长是必然的结果。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7000种产品的关税已经取消,90%以上的产品实现了零关税。2002年FTZ开工建设时,双方贸易额仅为548亿美元,2019年超过6000亿美元。

徐立平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久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中国建立外商自由贸易区开创了先例,也是中国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一次重要探索。

服务贸易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东兴做生意的越南商人范文秀把最后一批货物交给中国商人,并开始清点当天收到的人民币。"越南的商业银行可以将人民币兑换成越南盾,非常方便."范文秀说道。

自2009年7月东盟被列为第一个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海外试点地区以来,中国已与许多东盟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兑换协议。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个部委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其目标之一是促进人民币在该地区的自由兑换和结算,一度流行的“地摊银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东兴的边民何申婷(音译)曾经是“地摊银行”的常客。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贸易支付都必须通过“失速银行”,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作为沿边金融改革的见证者,何申婷用“快速、稳定、有利可图”来评价今天的边贸结算:当天快速结算,当天到达;稳定——国有银行的结算渠道和资金安全;赚取-合理的汇率,以降低结算成本。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截至2019年底,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超过1万亿元。据分析,货币金融合作的不断加强是中国与东盟合作深化的重要标志。在建设升级版FTZ的过程中,双方的合作正从传统贸易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如跨境金融、数字经济、5g通信和卫星导航。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老挝的塔拉在中国学习。她特别喜欢中国电视剧。“在过去,它只能在光盘上看到。现在,你可以通过老挝的卫星频道观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塔拉提到的卫星频道源自2015年中国在老挝发射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中国-东盟信息港作为双边数字合作的重要载体,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已逐步成为以广西为支点的信息枢纽。项目建成3条国际通信海底电缆、12条国际地面光缆和13个重要通信节点。中国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让工作机制。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中国与东盟在北斗卫星导航方面的合作也在扩大。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奇表示,中国已经开始为一些东盟国家提供北斗导航服务,并将在现代农业、数字化建设和智能港口等方面推动东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和东盟共有19亿人口,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与货物贸易相比,双方的服务贸易更具互补性,合作潜力更大。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已在东盟国家积极部署云服务和数据中心。今后,这一地区将进一步塑造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厦门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教授秦王说。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该地区的产业深度整合方兴未艾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存在着“多头贸易、空头投资”的现象。在过去的10年里,双边企业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贸易往来,而是相互借鉴优势,在自由贸易区内配置资源和技术,实现了产业深度融合。

在中国(广西)钦州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投资约24亿元的川桂国际能力合作工业园区建设正在全面展开。该项目旨在为面向东盟市场的西南省份搭建一个产业协同服务平台。

广西创桂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镇表示,项目建成后,四川装备制造业、重庆汽车产业、贵州大数据产业等西部优势产业可以通过工业园区搭建的平台与东盟市场对接。

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是瞄准东盟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2017年7月,公司在印尼的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后,16家中国和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相继登陆印尼,吸纳了6000多名当地就业人员。目前,五菱汽车的整体销量已经进入印尼乘用车市场的前6名。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看看印尼,是因为在自由贸易区,合同的执行变得越来越有效,投资变得越来越容易。”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卫东说。

位于马来西亚马忠关丹工业园区的350万吨联合钢铁项目总投资为14亿美元,年产量为350万吨。这是中国-东盟能力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将于2018年全面投入运行。

该项目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口集团承建。项目总工程师胡久林表示,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近20%,远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处于东南亚领先水平。

北京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翟坤表示,东盟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迫切需要外资、设备和技术,而中国在相关领域有很多优势。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双边相关产业的整合正在加快。

老挝莫汉-墨锭经济合作区和赛泽塔综合开发区建设稳步推进;在马来西亚,中国在制造业投资了400多个项目,其中CRRC建造了马来西亚第一个“铁路工厂”;在泰中罗勇工业园区,100多家企业落户,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截至2019年底,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超过230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建立了25个海外经贸合作区,入驻企业超过600家。

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去年10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对该协定的所有成员全面生效。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阿德利米扎卡里亚(Adly Mi zakaria)表示,全球多边贸易仍是大势所趋,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有力证明了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生命力。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1221.html